《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是我國部指導和規范中醫體質研究及應用的文件。該標準的編寫和頒布,旨在為體質辨識及與中醫體質相關疾病的防治、養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據,使體質分類科學化、規范化,體現中醫學“治未病”的思想,為實施個體化診療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提高國民健康素質。
中醫“治未病”需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為“治未病”提供了體質辨識的方法、工具與評估體系。
中醫體質學者經過近30年的研究,根據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心理特點及反應狀態,對體質進行了分類,并制定了中醫體質量表及《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該標準是應用了流行病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數理統計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方法,經中醫臨床專家、流行病學專家、體質專家多次論證而建立的體質辨識的標準化工具,并在國家973計劃“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醫體質理論基礎研究”課題中得到進一步完善。應用本標準在全國范圍進行了21 948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出良好的適用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