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體檢不是通過量化的標準說明問題,而是根據傳統的中醫診斷學理論,通過望、聞、問、切,對受檢者的神、色、形態進行觀察,加上舌質、舌苔等舌象檢查以及把脈,并詢問受檢者的一般情況。對受檢者的身體狀況做一個中醫角度的綜合判斷。
中醫學認為:體質是可以調整的。
體質既稟成于先天,亦關系于后天。體質的穩定性由相似的遺傳背景形成,年齡、性別等因素也可使體質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然而,體質的穩定性是相對的,個體在生長的過程中,中醫體質辨識儀由于受環境、精神、營養、鍛煉、疾病等內外環境中諸多因素的影響,會使體質發生變化。體質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同時具有動態可變性。這種特征是體質可調的基礎。
由于體質是可調理的,因此,進行中醫體質的評估,是為下一步進行中醫健康管理提供依據與基礎。
中醫體質如何分型
2009年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華中醫藥學會體質分會編制完成并正式發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是我國部指導和規范中醫體質究及應用的文件,為體質辨識及與中醫體質相關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據。
該標準應用了中醫體質學、遺傳學、流行病學、心理測量學、數理統計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方法,經中醫體質專家、臨床專家、流行病學專家多次討論論證而建立,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21948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出良好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