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體質辨識即以人的體質為認知對象,從體質狀態及不同體質分類的特性,把握其健康與疾病的整體要素與個體差異,制定防治原則,選擇相應的治療、預防、養生方法,從而進行“因人制宜”的干預措施。中醫體質辨識已納入衛生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年版)》,進入國家公共衛生體系。
中醫體質辨識以中醫體質分類為基礎。中醫體質分類是根據人群中的個體各自不同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心理狀態等方面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標準,采用一定的方法,通過整理、分析、歸納,分成若干類型。王琦以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陰陽、氣血津液的盛衰虛實變化為主,以臨床應用為目的進行分類,將中醫體質分為平和質(A型)、氣虛質(B型)、陽虛質(C型)、陰虛質(D型)、痰濕質(E型)、濕熱質(F型)、血淤質(G型)、氣郁質(H型)、特稟質(I型)9種基本類型,平和質之外的8種體質類型均為偏頗體質。王琦的9分法通過了教育部和“973”課題專家論證,并被中醫學者廣泛引用,故本章基于王琦的9分法進行體質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