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研究40年回顧與展望
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研究自1978年至今已走過40年的光輝歷程。40年來,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學經歷了學說的提出—學派的形成—學科的建立3個標志性發展階段,在6大理論創新、3大技術創新、4大轉化應用、2大學術平臺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研究40年回顧
1.1理論創新
1.1.1構建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理論體系,創立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學新學科王琦對中國人群體質個體差異現象進行了定義性的表述,形成體質、體質學、9種體質等基本概念。提出“體質可分”“體病相關”“體質可調”3個基本命題,與“生命過程論”“形神構成論”“環境制約論”“稟賦遺傳論”4個基本原理,以及體質形成、體質分類、體質演變、體質的發病4個基本規律[1],從而構建了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學的理論體系。
1978年王琦、盛增秀明確提出了“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學說”的概念,并于1982年主編出版了中國部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學專著———《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學說》[2],該書的出版,奠定了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基礎,標志著這一學說的正式確立,并受到中醫學術界廣泛關注與肯定;2011年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學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學術流派研究課題組列為當代中醫學派之一,王琦是學派代表人。“王琦名老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學術流派研究”獲得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2012年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學被列為中醫學二級學科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王琦主編的《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學》[3]被列為中醫高等院校創新教材,進入高等中醫藥院校應用。體質研究成果被寫入《中國醫學通史》、《中國大百科全書》、《健康首都輝煌60年—100件大事》、《百年中醫史》。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學科被載入《中國中醫藥學科史》。
1.1.2構建中醫未病學理論體系,承辦中醫治未病高峰論壇王琦主編出版的《中醫治未病解讀》獲得“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全國中醫藥科普圖書著作獎”一等獎,為中醫“治未病”進行學術普及。主編《中醫未病學》[4]創新教材,系統構建了中醫治未病理論體系。《中醫治未病發展報告》的發布,為治未病政策制定與實施提供了參考依據。自開展中醫治未病工作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多次文件中將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體質辨識作為中醫治未病、公共衛生服務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