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體質辨識儀介紹中醫辯證論治應用過程
中醫體質辨識儀指出中醫的治療原則是長期醫療實踐中,在認識疾病發生、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基礎上,逐步總結出來的一種概括性的理論,直接指導著臨床制定具體治療方法和選方。它與辯證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
一、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中醫體質辨識儀指出中醫辯證論治應用過程中,還須注意到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兩種基本原則。相同的疾病,不同的病因,用不同的方法治療;同一疾病,在不同的階段,反映疾病的性質不同,也用不同的方法治療,這就是同病異治。不同的疾病,相同的病因,用相同的方法治療;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同一性質的階段,也用相同的方法治療;這就是異病同治。
二、扶正祛邪
任何疾病的過程,都是正氣與邪氣矛盾雙方斗爭的過程。因此,治病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從而使邪去正復,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轉化。臨床實踐中,主要通過“祛邪“和”扶正“來達到這個目的。
中醫體質辨識儀指出扶正,就是用輔助正氣的藥物,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達到戰勝疾病的目的,稱為”扶正以祛邪“適用于正虛的病證,如益氣、養血、滋陰、補陽等治法。祛邪,就是應用攻逐邪氣的藥物,祛除病邪以達到邪去正復的目的,稱為”祛邪以扶正“適用于”邪盛正未虛得疾病,如發汗、清熱、瀉下、利濕等治法。
疾病過程中,正邪斗爭的相互消長、不斷變化、則須靈活運用,扶正與祛邪兩法辯證結合,如先攻后補,或先補后攻,或攻補兼施。
三、正治與反治
正治法,就是針對病情,采用與疾病的性質相反的藥物進行治療。如寒證用溫熱藥物治療;熱證使用寒涼藥物治療;實證用攻瀉藥物治療;虛證用滋補藥物治療。反治法與正治法恰好相反,故名“反治”。即治療用藥的性質與疾病的假象的性質相一致。如雖見熱象仍用溫熱藥;雖見寒象仍用寒涼藥等。但實質上它仍是針對疾病的本質進行治療的,只是表面上看起來“相反”罷了。如果熱實證,熱盛格陰于外,陽氣不達四肢末,則肢涼冰冷等寒象,此為真假假寒,這時不用溫藥而用寒藥治療,亦謂“寒因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