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體質辨識儀對兒童的綜合性服務
目前,兒童保健工作不僅僅停留于稱體重、量身高以及聽心肺等一般檢查上,而是將體格檢查、早期教育、疾病預防、營養干預及健康宣教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小兒的中醫體質一直是中醫研究的重點內容。小兒體質是在先天稟賦、后天各類外在因素和自身調節基礎上生成的一種陰陽消長特殊狀態[1]。伴隨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治未病”這一預防保健思想逐漸深入人心,中醫體質學說就是該思想的主要體現,給兒童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儀有助于其日后健康發育和疾病防治[2]。本文就兒童保健中中醫體質辨識儀的應用效果開展分析,內容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研究資料
采用整群抽樣法抽選本社區2019.01-2019.12共198例常住兒童進行研究,依據隨機數表法將其中99例納入對照組,余下99例納入觀察組,2組男女比例分別為54:45、56:43;年齡分別為1-14歲、1-12歲,均值分別為(6.25±2.38)歲、(6.12±2.40)歲;體質量分別為7.5-52.6kg、7.0-54.2kg,均值分別為(25.46±10.32)kg、(25.50±9.68)kg。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未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儀,僅予以常規體檢及健康指導,在兒童保健中觀察到體弱兒后做好登記建冊工作同時開展管理,指導家長給兒童進行鐵劑、維生素、葉酸及鈣劑補充,予以喂養指導及隨訪等。
觀察組于對照組前提下加以中醫體質辨識儀,主要分成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痰濕質、濕熱質、陰虛質以及異稟質七種分型。后結合兒童中醫體質分型制定相應保健方案和措施:(1)平和質:通過平補平瀉法對其捏脊和足三里等穴位開展按摩;選擇有益氣健脾效果的食物開展飲食調養。(2)氣虛質:選擇四君子湯開展調理;通過補法對捏脊、摩腹、按揉腎俞及足三里穴,將白術以及黃芪打粉,加入醋調敷足三里開展穴位敷貼;選擇有益氣補脾效果的食物開展飲食調養。(3)陽虛質:選擇溫腎健脾補中益氣湯加減開展調理;通過補法對百會、足三里及脾俞穴開展按摩;將吳茱萸研制成粉,加入醋調敷神闕開展穴位貼敷;選擇性質偏熱和有升陽效果的食物開展飲食調養。(4)痰濕質:選擇六君子湯開展調理;通過瀉法對摩腹、三陰交及足三里開展按摩;將厚樸、蒼術打粉,加入醋調敷足三里開展穴位敷貼;選擇有祛濕、健脾、醒胃和化痰效果的食物開展飲食調養,避免攝入甜食。(5)濕熱質:選擇藿樸三仁湯加味開展調理;通過瀉法對摩腹、陰陵泉以及足三里開展按摩;將白術、山梔打粉,加入醋調敷足三里開展穴位敷貼;選擇性質寒涼,有瀉腸熱以及清胃火效果的食物開展飲食調養;(6)陰虛質:選擇六味地黃湯開展調理;通過補法對太溪、腎俞以及涌泉穴開展按摩;將五味子打粉,加入醋調敷足三里開展穴位敷貼;選擇滋陰補腎、有清虛火效果的食物開展飲食調養。(7)異稟質:對捏脊以及足三里等穴位開展按揉;注意飲食,避免攝入過敏食物。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佝僂病、營養不良、單純性肥胖、低出生體重兒以及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體質分類辨識于兒童健康發育和疾病防治中有著重要作用。兒童體質是在先天及后天因素的影響下生成的個體特征,對體質開展合理分類能發現兒童的生長發育規律,提早進行干預,防止各類疾病出現,確保兒童的健康成長[3]。
中學上歷來就存在“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正確認知到兒童體質,有助于診斷與治療,充分體現出治病求本原則[4]。不同體質類型決定了不同的疾病治療原則,若能在辨證及辨病前提下,辨別兒童體質后用藥,于生活起居方面結合兒童體質開展護養,對增強其體質,減少其發病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5]。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的佝僂病、營養不良、單純性肥胖、低出生體重兒以及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比對照組更低(P<0.05),說明中醫體質辨識儀的開展能有效預防各類疾病出現?紤]原因可能是于兒童的保健體系中加入了體質辨識內容,就兒童體質類型開展辨別后制定出個體化的保健方案并加以實施,包含中藥調理、穴位按摩、穴位貼敷以及飲食調養等,能使其盡快恢復到正常體質,減少各類疾病出現,實現“未病先防”的目的。此外,家長也積極參加到兒童保健工作中,家長參與度與遵醫行為得以提升,能為改善兒童體質、降低其患病機率起到重要輔助作用。
總之,兒童保健中應用中醫體質辨識儀能預防各類疾病出現,確保其健康成長,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