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體質辨識儀治未病辨識方法研究
中醫體質辨識儀治未病理念最早見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金匱要略》中也提出“上工治未病”的概念,強調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有“未病先防、欲病防作、既病防變、瘥后防復”4 個方面,其中未病先防、欲病防作階段往往沒有明顯的證候,傳統的“辨證”。
方法已經不能完全適用,在眾多學者的努力下逐漸出現一些新的辨識方法,促進了中醫體質辨識儀中醫治未病的發展。
在《中醫體質學》中對“體質”的定義是:體質是由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所形成的,中醫體質辨識儀個體在形態結構和功能活動方面所固有的、相對穩定的特性,與心理性格具有相關性。體質的不同,可以表現在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性和適應性上的某些差異,乃至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疾病發展的傾向性。
中醫體質學說以傳統的中醫理論為主導,研究各種體質類型的生理、病理特點,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應狀態、病變的性質和發展趨向,指導預防和治療。關于中醫體質的類型,則有多種主張。中醫體質辨識儀將體質分為 9 種,中醫體質辨識儀分別是: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特稟質、氣郁質、平和質。